15.17章 番外 语言的“左右”,生存的“正”“旁”-《出笼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地球欧亚大陆北部冰川带上,卫铿默默的看着这些描述,勉强读懂这些意思后,情绪中是无奈的。

    无论打赢多少场战争,由于灵恝始终是在文化中“落后”。

    整个人类超目,开始根据少许的资料,开始煞有介事的,缔造过去历史。现实中打不赢,又不想承认,开始完全虚构话。

    卫铿在生产中是掌握主动的,大量碳基原料,海底矿产中,卫铿定下了标准描绘的词汇。特定生产实践后,并且用这“八股化”的词汇进行总结后,

    在战争第6年,地球上留守的卫铿现在一刀斩断了与人类超目中越来越病态的交流。

    …既然无法作为成功者与输不起的家伙交流,就化身为天灾进行教育…

    全球寒冰化第七年,全球北纬五十度上,在每天清晨都是覆盖着寒霜。河流已经干枯了,唯一能取水的只有高原冰川。

    古圣星上各处地带都陷“左右分离”中

    卫铿碳基集群在这个环境中,单位每千人集群实践应变是其他人类超目几十倍。

    其心灵语言扩展了数十倍,已经赶上了古圣星球的主流族群的规模了,但是这些心灵语言的信息中内容却都是“痛苦之言论”。

    为了生存而劳动是在充满痛感中前进的。

    卫铿的心语词汇演化减少了赞歌,增加了例如“饥饿”的描述,有着极为复杂过程,以及自救描述,“环境一曝十寒”的严苛状态下,该如何度过。“高原中缺氧状态下最后一段时间自救。”

    上述让卫铿心灵语言很“逆耳”,必须每时每刻的思考生存。在这百分之五十都是这样“生存”言论下,其余的,就是“第一次见到“星空”“大地”的好奇,努力想要理解宇宙起源这些生命奥秘。

    卫铿心灵语言在这样变局中,开始大巧似拙。

    也是捡起了非常古老的哲学,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”——只有事关于“生存”“希望”的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文化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