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蒙毅:这唐朝这方面怎么这么乱! 刘彻:没想到,还是和和尚搞上了,太宗啊!你这遗传好啊!佩服! 刘备:这大唐先不说治国能力,这对其他方面还是玩的挺花的!属实佩服! “这个话题截止,大家在继续听我讲下去。” “长孙无忌,一个早已崭露头角的政治巨子,嗅到了机会的气息。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拘捕了房遗爱,为自己锁定了一个可用于消灭政敌的法宝,在房遗直的供词中,他得知了众多政敌的隐秘,薛万彻、柴令武、宇文节、李道宗,还有那个被打压得一蹶不振的李恪。” “唐高宗登基后,曾将宗室中辈分最高的李元景和李恪二人同时加封为三公——李元景为司徒,李恪为司空,然后为了永绝后患,在高阳公主、房遗爱等人谋反事泄后趁机借题发挥,将这叔侄二人一网打尽。” “李元景是死有余辜,因为高阳公主等人试图谋反就是为了拥立他登基,而李恪可以算得上是被无辜牵连的,因为李恪既不是被拥立的对象,也没有参与谋反。” “只不过因为李恪身为唐太宗的庶长子,这样的辈分在宗室中仅次于皇叔李元景,再加上长孙无忌就是想到李恪死,加上长孙无忌的势力,李恪这才悲剧了。” “最终李恪和参与此案的人一起被处死,享年三十五岁。” “一个寒冷的夜晚,李恪在家中接到了赐死的诏书,他绝望地明白,这是他无法逃脱的命运,临终之际,他发出了恶毒的诅咒,“诅咒长孙无忌家族会在不就后覆灭”是对那个构陷他的长孙无忌的最后反抗。” “一个将死之人,说的气话又有谁会在意呢!李恪的诅咒也没人会当回事,可是,或许是老天爷有灵,李恪的诅咒居然真的在不久的将来,应验了。” “长孙无忌这一网下去,废掉了一个宰相,两个公主,根除房氏家族、柴氏家族、薛氏家族三大豪门,除去了房遗爱、执失思力、薛万彻、柴令武四位驸马和荆王李元景、吴王李恪、江夏王李道宗、蜀王李愔四个藩王。” “从此,朝廷之上,再无异己。若照此情形发展下去,长孙无忌迟早会成为曹操那样的权臣。但一个女人的出现,却及时地阻击了他的野心,并最终让他命丧黄泉。这个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。” 第(3/3)页